历史
-
2004年10月(现在)
- 万安区14个洞
- 东安区17个洞
-
2000年12月29日
调整法定洞与行政洞间的边界
- 万安区安养7洞一部分→编入安养1洞
- 万安区博达2洞一部分→编入石水3洞
-
1997年1月1日
变更行政洞边界
- 万安区安养1洞一部分→编入安养2洞
- 万安区安养2洞一部分→编入石水1洞、飞山1洞
- 东安区飞山2洞一部分→编入飞山3洞
- 东安区坪村洞一部分→编入贵仁洞
-
1996年1月1日
变更法定洞边界
- 东安区冠阳洞一部分→编入飞山洞
- 东安区冠阳洞一部分→编入坪村洞
- 东安区坪村洞一部分→编入冠阳洞
- 万安区安养2洞一部分→编入安养3洞
- 万安区安养5洞一部分→编入安养1洞
- 万安区安养5洞一部分→编入安养4洞
- 东安区葛山洞一部分→编入新村洞
-
1995年4月20日
变更城市间边界
军浦市山本洞一部分→编入安养市万安区安养洞
-
1994年12月26日
变更法定洞边界
- 万安区安养洞一部分→编入博达洞
- 万安区博达洞一部分→编入安养洞
- 东安区坪村洞一部分→编入虎溪洞
-
1994年12月22日
变更部分行政区域(城市间)
- 安养市万安区安养洞一部分→编入军浦市
- 安养市东安区虎溪洞一部分→编入军浦市
- 安养市东安区坪村洞一部分→编入义王市
- 军浦市山本洞一部分→编入安养市万安区安养洞
-
1994年7月1日
- 万安区安养3洞拆分为安养3洞与安养9洞行政洞
- 万安区博达洞拆分为博达1洞与博达2洞行政洞
- 东安区坪安洞拆分为坪安洞与贵仁洞行政洞(31个洞)
-
1993年5月20日
- 复兴洞拆分为复兴洞与达安洞行政洞
- 虎溪1洞拆分为虎溪1洞与葛山洞行政洞(28个洞)
-
1993年1月15日
- 冠阳2洞拆分为冠阳2洞与富林洞行政洞
- 坪村洞拆分为坪村洞与坪安洞行政洞
- 凡溪洞拆分为凡溪洞与新村洞行政洞(26个洞)
-
1992年10月1日
撤销万安、东安办事处,设立万安、东安区厅
-
1992年5月7日
- 飞山2洞拆分为飞山2洞与复兴洞
- 虎溪2洞拆分为虎溪2洞与凡溪洞(23个洞)
-
1990年5月21日
- 飞山2洞拆分为飞山2洞与飞山3洞
- 冠阳洞拆分为冠阳1洞与冠阳2洞(21个洞)
-
1990年1月1日
石水2洞拆分为石水2洞与石水3洞(19个洞)
-
1987年1月1日
光明市所下洞一部分编入石水2洞
-
1985年11月5日
- 安养6洞拆分为安养6洞与安养8洞
- 虎溪1洞拆分为虎溪1洞与虎溪3洞(18个洞)
-
1983年10月1日
虎溪洞拆分为虎溪1洞与虎溪2洞(16个洞)
-
1982年9月1日
飞山洞拆分为飞山1洞与飞山2洞(15个洞)
-
1979年5月1日
- 安养6洞拆分为安养6洞与安养7洞
- 石水洞拆分为石水1洞与石水2洞(14个洞)
-
1973年7月1日
安养邑升级为安养市
-
1963年1月1日
东面新安养里与西面博达里编入安养邑
-
1949年8月14日
安养面升级为邑
-
1941年10月1日
西二面更名为安养面
-
1914年4月1日
果川、始兴、安山郡并入始兴郡,隶属于始兴郡西二面
-
1895年
(朝鲜高宗32年)果川郡(始兴郡)
-
1414年
(朝鲜太宗14年)更名为果川县
-
1413年
(朝鲜太宗)果川县(衿州县 → 衿川县)
-
940年
(高丽太祖23年)果州(谷壤县 → 衿州县)
-
757年
(新罗景德王16年)仍伐奴县 → 谷壤县
-
475年
(高句丽长寿王6年)隶属于栗木郡(博达洞、石水洞隶属于仍伐奴县)
安养市的历史
文献记载中的安养历史上有名为栗木郡的行政名称,但没有关于之前的前三国时代及史前时代的记录。但是,1989年实施坪村地区文化遗址调查时发现了石器时代的各种文物与青铜器时代的支石墓,由此得知了安养地区很早以前就有人居住的依据,经过青铜器时代后,前三国时代时成了马韩的领土,百济近肖古王(346-375)时成了百济的领土,高句丽长寿王(394-491)时,汉江沿岸及整个京畿道都成了高句丽南部的领土。
地名由来
安养的名称来源于高丽太祖王建创建的安养寺。新罗孝恭王4年(900),为挞伐衿州(始兴)与果州(果川)等地区,弓裔的后裔王建从三圣山经过。看到山顶飘着5种颜色组成的彩云,王建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人前去查看。王建在云彩下面见到了一位名为能正的老僧,听这位老僧详细一说,原来两人的意念相同,于是在这里(万安区石水1洞山2号地一带)建立了安养寺。
该地区因安养寺的存在而得名安养。据推断,“安”字是朝鲜时期正祖大王为父亲思悼世子出巡而架设的万安桥中的“安”字,“养”字则是为了向后世人宣扬人伦的根本——孝道。
另外,1941年始兴郡西二面更名为安养面,安养指的是佛教中舒心养身的极乐净土世界,那是一个只有欢乐、没有痛苦、万事如意、自由宁静的乌托邦。
2010年,在建有中初寺址幢竿支柱的原闲置土地的挖掘过程中发现了安养寺铭文瓦,这证明了统一新罗时期的中初寺、高丽时期的安养寺都曾位于此处。其作为激发我市认同性的宝贵资料,被评价为可推断市的地名由来的珍贵资料。